@2018 靖西市文化館 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寧分公司 桂CIP備:18016115號
靖西市文化館
地址:靖西市中山公園內
QQ:1430629714
聯系人:18077648388(莫館長)
聯系郵箱:1430629714@qq.com
唱響靖西
靖西香糯傳統美食制作技藝
靖西香糯為中國十大珍米之一,其獨特之處在于顆粒大、米質潔白、濃郁芳香。煮蒸過程香飄四溢,熟飯雪白如玉、油光錚亮、質地柔軟,放置數天亦不會變硬變餿。吃時入口香甜、落口纏綿,下肚柔軟。主要產于靖西縣的新靖、化峒、岳圩、地州等19個鄉鎮。
靖西縣種植香糯始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毒肝骺h志》記載:從明永樂十年(1412年)起,靖西香糯就被列為朝廷貢品。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國務院特地用靖西香糯招待。曾吃過靖西香糯的日本田中首相和各國貴賓都贊不絕口。靖西香糯產品經過國家農業部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813號]于2013年8月3日公布,靖西香糯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條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侗静菥V目》記載:香糯性溫熱,味甘,具有補血壯陽之功能,是婦女產后滋補佳品。
靖西無節不糯,無糯不成節。靖西香糯在色、香、味上獨具特性,地理上也具有唯一性,勤勞智慧的靖西人民用香糯制成香甜可口的多種多樣傳統美食制品,其制作技藝也就相當豐富,最具代表性的是靖西香棕。
在靖西,用香糯制成的傳統美食很多,每種食品都有不同的制作技藝,這些美食往往和靖西習俗或者傳統節日有關,不同的節日,用不同的制作技藝,制作出不同的美食。所以,靖西香糯傳統美食制作技藝,深深的打上了靖西民族文化傳統的烙印。農歷的春節有用用粽葉包香糯后煮成的大香棕,元宵節用香糯泡水后磨制制成湯圓和“米勞”(靖西土語),正月最后一天用香糯和中成藥舂混后制成“米馬“(靖西土語),三月三份用香糯和楓樹葉、黃姜等泡制制成五色糯米飯,端午節用香糯竹葉包制成三角粽,六月六用香糯煮成”拜田“(靖西土語)的祭品,七月十四中原節用香糯磨制成”米帶“(靖西土語),八月十五中秋節用香糯炒熟制成月餅,九月重陽節用田里未完全熟香糯制成”茂香糯“(靖西土語),冬至日則用香糯煮后搗制成”齊那“(靖西土語,糍粑)等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靖西香糯食品制作技藝還有很多,包括制成云片糕、甜酒、香糯南瓜粥、米花、竹筒飯、糕封、麼咩(靖西土語)、鍋耳(靖西土語)、角莫(靖西土語)、”齊煎“(靖西土語)等食品的技藝。
靖西傳統香糯美食制作技藝豐富多彩,極具特色,制品味美可口,遠近聞名。它源于壯族的稻作文化,伴隨著靖西香糯的出現而出現,和壯族的傳統文化有密切的聯系,故而是重要的美食用技藝,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重要的民族文化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