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靖西市文化館 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寧分公司 桂CIP備:18016115號
靖西市文化館
地址:靖西市中山公園內
QQ:1430629714
聯系人:18077648388(莫館長)
聯系郵箱:1430629714@qq.com
群文動態
聚力打造“五有”基層黨支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市貧困村脫貧摘帽24個;認定脫貧人口22389人,完成計劃任務的211.2%;全市貧困發生率下降了3.6個百分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區平均水平。這是我市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新氣象,更是1145個基層黨組織,21399名基層黨員提振脫貧攻堅精氣神展現出來的新作為.
有打贏脫貧攻堅戰理想信念
“兩學一做”學出基層脫貧攻堅精氣神。我市全面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配套出臺基層黨內組織生活“1+9”制度,創新推行“三會一課”報備、審查、定點監測、專項考核,嚴肅基層黨內政治生活。推行黨員固定活動日、組織生活項目認領兩大活動,教育引導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打贏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戰期間涌現出無數敢于擔當、情系百姓、不離不棄的優秀黨員干部,有將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的靖西市地州鎮古文村原村民委副主任阮承積同志,有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授予2016-217年度“全區‘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優秀隊員”榮譽稱號的農漢忠同志,靖西黨員們把信仰信念轉化為脫貧攻堅行動力量,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富裕美麗靖西新篇章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有打贏脫貧攻堅戰組織力
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強基層組織力。我市以開展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為契機,同步成立村民合作社,夯實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導機構。目前,全市259個村實現有集體經濟收入(其中145個貧困村有集體經濟收入),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89%,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達760.5萬元。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越建越強。目前靖西有受自治區命名的五星級黨組織14個、四星級黨組織28個、三星級黨組織44個。并推行在產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生產基地等建立黨組織模式,將黨組織建立在產業鏈上、黨員聚集到產生線上。
鑄造平臺,煥發村級黨組織生命力。在全市282個村建立“農貧村解”工作站,整合市、鄉、村三級干部駐站值班,開展“百姓貧困村里知、百姓培訓村里辦、百姓創業村里扶、百姓移民村里幫、百姓就業村里導、百姓產業村里引”等六大服務,將“工作站”建成為開展村級政務、為民辦事、生活服務、經濟發展等一線綜合服務平臺。
有打贏脫貧攻堅戰主心骨
開展“雙靠前•作表率”行動,聚集優勢力量一線服務脫貧攻堅。組織機關黨組織下沉到村與農村黨組織結對,憑借機關黨組織優勢助力村級黨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靠前指揮脫貧攻堅;將機關黨員干部下派到村入戶與貧困戶結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靠前服務摘帽行動。以“契約”關系攜手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加強村黨組織書記日常監督管理,建立村黨組織書記市、鄉兩級備案管理制度。開展村級黨組織書記輪訓工作,試行村級黨組織書記跨村交流任職,以強帶弱。推行優秀村(社區)干部享受鄉鎮副科級領導年終績效獎政策,每年評選20名村(社區)干部享受該項獎勵,獎金2.2-2.4萬元。整選優配強91個村黨組織書記(含41個貧困村),進一步提高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綜合素質。
選派好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通過多層篩選和分類選派,向全市282個派駐第一書記。按照《“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及工作隊員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從嚴管理,規范第一書記“月考勤登記”“月實績公示”“召回調整”等制度。自2016年以來先后約談了5名貧困村第一書記、直接召回2名。同時,完善組織關系管理、后勤保障、考核、結果運用、獎懲等工作機制,激發第一書記工作動力與活力。
有打贏脫貧攻堅戰致富生力軍
育強農村黨員群眾致富能人。整合市委黨校、涉農部門教學資源,發揮“習近平講習所”“農家課堂”“黨員實訓基地”等作用,廣泛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就業技能培訓,提高黨員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全市有3000多名農村黨員成為烤煙、桑蠶、水果、甘蔗、蔬菜、中草藥材、特色養殖等“6+1”特色產業的帶頭人。設立黨員創業發展基金,整合2000萬元作為銀行信貸資金池,撬動信貸資金近2億元用于扶持黨員能人自主創業。帶動一大批群眾積極發展水果、桑蠶、烤煙、養豬等特色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有打贏脫貧攻堅戰新思路
“黨建+農業”。我市以黨建為引領,發揮支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通過“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黨員+農戶+產業”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水果種植產業。 2017年,全市水果新種面積完成3.6萬畝,全市水果面積13.9萬畝,產值1.35億元。
“黨建+電商”。深入實施“黨旗領航。電商扶貧”行動,通過互聯網各大電商平臺共銷售臍橙3300件,銷售額達19.1萬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西瓜銷售模式,愛心團購活動,幫助市民銷售西瓜15萬斤。2017年靖西農特產品電商上行銷售總額為2034萬元。
“黨建”+”村集體經濟”。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按照“以黨建為統領,以合作社為主導,以發展產業為核心,以股份合作為方向,探索出一條村集體經濟與產業發展、群眾增收、村級組織戰斗力提升緊密結合的發展模式。目前,全市259個村實現有集體經濟收入(其中145個貧困村有集體經濟收入),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89%,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達760.5萬元。
“黨建+龍頭企業+產業+農戶(貧困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黨支部示范帶頭作用,實行“五促”,即技術培訓促脫貧,合作經營促脫貧,就業扶持促脫貧,金融扶持促脫貧,主題活動促脫貧。引領企業黨員和員工助力脫貧攻堅,推進企業健康發展,實現了黨建與脫貧攻堅互促共贏。(發稿人:農文豪)
責任編輯: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