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靖西市文化館 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南寧分公司 桂CIP備:18016115號
靖西市文化館
地址:靖西市中山公園內
QQ:1430629714
聯系人:18077648388(莫館長)
聯系郵箱:1430629714@qq.com
唱響靖西
木偶古戲年年上演 非遺文化代代傳承
每年農歷3月19日,武平鎮六合村足周屯都舉行木偶戲表演活動,承載著壯鄉歷史文明與文化,吸引方圓百里的群眾前來觀看。
木偶戲是古老民間戲劇,說唱動聽,鄉土氣息濃郁。當天,記者在武平鎮六合村足周屯田野里看到,同德壯歌藝術團木偶戲組的‘呀哈嗨’正在開唱。武平鎮六合村足周屯84歲羅耀章說:“百把年了,我還小的時候就很熱鬧,到文化大革命時挨停了幾年,如今又恢復了,我屯群眾人人喜歡看古戲,看岳飛征東征西等,很有教育意義。”
在娛樂文化豐富多彩的今天,作為壯族群眾喜聞樂見的一個戲種,提線木偶戲依然活躍在民間舞臺,除了豐富文化生活,也是民間祈禱“人壽年豐、幸福平安”的一種方式。村民鄧文章說,他特別喜歡看木偶戲,木偶戲是足周屯的傳統活動,木偶是敬神,讓屯里人四季平安。靖西提線木偶戲是壯鄉文化奇葩,更是文明的承載體.
足周屯群眾把木偶戲當做生產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代代傳承,屯里每年都輪流7戶人家承辦3天3夜木偶戲上演活動。節目都是以歷史故事、人倫道德為內容,反映人們對社會上“假惡丑”的嘲諷和打擊,讓群眾在劇情的樂趣中,接受文明教育和道德熏陶。靖西市非遺文化傳承人陸志偉覺得,提線木偶通過精彩劇情,傳遞文明,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說到群眾的心坎上。
據了解,今年的活動還穿插有嫦娥戲,對活躍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靖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李西克告訴筆者,木偶戲舞臺不是固定的,臨時用木樁搭建,再拿東西圍起來就變成臨時舞臺了,有時可以在街頭街尾,甚至到村頭巷尾,都可以設臨時舞臺。
武平鎮六合村足周屯屯長黎雄態感慨地說:“如今是信息時代,有手機,微信還有其他很多好玩的東西,但我屯群眾對木偶戲仍很有感情,木偶戲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值得保護和傳承給下一代。”(發稿人: 何 彪)